氧化应激是身体代谢或疾病过程产生的自由基活性氧过多, 超过身体自身抗氧化能力,导致氧化还原平衡紊乱,产生组织细胞氧化损伤的病理过程。氧化应激损伤是一种常见病理过程,几乎所有疾病都涉及这一过程。比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氢气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抗氧化剂,能缓解氧化损伤和炎症损伤。而且由于氢气巨大的扩散能力,可以非常容易进入大脑组织,可以对神经系统产生多种保护作用。而氢气之所以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高度重视,核心因素是这种物质作为选择抗氧化物质,对人体的安全性非常高,几乎没有任何明显毒性反应。近年来,喝氢水吸氢气也逐渐成为一种健康生活风尚。
目前的临床研究发现,饮用氢水能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标志物浓度、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和糖代谢异常、改善线粒体肌病线粒体功能、减少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功能障碍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氢气的有益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氢气只对疾病人群有作用,但对健康人没有作用,这是基于和疾病治疗效果比较,氢气对健康人的一般生理指标没有明显影响。理论上,如果氢气能治疗疾病,对健康人也应该有作用,尽管这种作用比较难以观察和测定。那么让健康人每天坚持喝氢水,会得到哪些信息呢?
每天喝600ml氢水,身体会发生什么? 今天小纳同学给大家分享的这项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每天饮用600毫升氢水连续4周对成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志愿者睡眠、疲劳、情绪、焦虑、生活质量、抑郁等的情况,并对部分血液指标和自主神经功能和高级认知功能进行测试。这一研究有多家单位参加,尤其是其中有一些学者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是类似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机构,有非常高的学术影响力。
研究设计: 本试验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和一个双向交叉设计。 具体说是,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先喝氢水4周,过一段时间,再喝普通水4周;另一组先喝普通水,然后过一段时间喝氢水,将喝氢水和普通水之间的数据进行对比。26名志愿者,13名女性,13名男性,平均年龄为34.4±9.9岁,26人被随机分配两组,志愿者连续4周每天口服富氢水600毫升或等量普通安慰剂水。 饮用的氢水浓度为0.8~1.2 ppm,安慰剂用水除了不含有氢气,其他成分完全一致。试验过程中,受试者饮用氢水或安慰剂水每天两次,饮用时间是早餐和晚餐期间,每次在5分钟内将300毫升水喝完,持续4周。





研究结果: 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氢水饮用后,受试者许多指标都得到显著改善,尤其关键的是焦虑指数下降明显,低频心率变异下降说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也有改善。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线,两组之间没有差别,但是饮用氢水后发现PSQI K6,CFS出现显著下降, K6评分后/前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安慰剂水的情况。其他问卷调查数据没有出现变化。这个结果说明,氢水饮用可以缓解健康人疲劳感,减少焦虑,让人身体更健康。 自主神经功能: LF、HF、LF/HF比值与基线(预)之间无显著差异,氢水饮用后HF和LF / HF比值没有改变,但LF显著下降,后/前变化率也显著降低。这个结果说明,氢水饮用能改善健康人自主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虽然正确率和错误率都没有发现区别,但氢水饮用后受试者反应速度提高,具体表现就是操作次数明显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人连续4周饮用氢水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情绪改善减少焦虑,也能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 图片来源:摄图网 健康,从每日一杯氢水开始! 虽然过去研究报道氢水对健康人作用未知,但是所谓健康人并不都是真正健康的人,工作压力过大和短时间精神身体过度劳累都可以引起急性疲劳,并能增加氧化应激。过去研究发现,补充抗氧化剂能有效缓解健康志愿者的身体疲劳。目前研究新发现氢水不仅影响身体状况,也对精神情绪、焦虑和自主神经功能有作用。氢气的优点之一是穿过血脑屏障的巨大能力,这给氢气减少大脑内氧化应激提供了重要潜力。 本研究发现,氢水能优化情绪,减少焦虑水平。负面情绪也存在氧化应激的因素。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焦虑和其他神经精神障碍都已经被证明与氧化应激增加有关。神经炎症与疲劳、焦虑、睡眠障碍有关,对在年长老鼠氢水可抑制类似抑郁的症状。这些发现表明,氢水饮用4周有效控制负面情绪可能是通过减少神经系统氧化应激和炎症实现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化应激和炎症是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基础,氢气能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因此氢气有可能对缓解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症状。 应激压力可以提高交感神经活跃度,促进氧化应激,提高促炎细胞因子的生产。自主神经功能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氢水饮用后成年志愿者在静息状态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下降,这说明是氢气减少了氧化应激在自主神经功能中的具体表现。 图片来源:摄图网 水本身就是一剂良药,有了能促进健康的氢气的添加,更会是如虎添翼! 免责声明:上海纳诺巴伯内容团队专注氢分子健康相关知识介绍,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部分观点内容来源于氢思语、网络,知氢分子不对其科学性、有效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若内容涉及健康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健康指导依据。 温馨提示:氢气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